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七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
地图的阅读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62
更新时间:2023-02-28
纠错
1.

宜昌某地等高线示意图 并结合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湖北省宜昌市某县有一个名叫 “雨水荒”的小村落。如同它的名字,“饮水难”成为当地百姓的一块心病。2018年初,宜昌市水利部门与当地政府共同研究,启动引水工程。年底,一股清泉水“爬到”了“雨水荒”。

(1) 写出图中虚线 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

①______ ②______

(2) 引水工程拟在 A B C 三处中,选取一处配套修建供给全村生产生活用水的蓄水池。你认为选在何处更合理?请说明理由。 ______

(3) M N 的直线距离只有约 ______ 千米,而当地 村村通 公路修建得弯弯曲曲,公路里程远大于 MN 间的直线距离,请说明这样修建的理由。 ______

(4)“ 雨水荒 村及周边自然环境优美,有村民想在 D 处修建旅游民宿,满足人们夏季避暑的需求,你认为可行吗?为什么? ______

查看答案
题型:解答题
知识点:地图的阅读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 山脊 山谷

(2)C 处更合理, C 处海拔高于所有村庄,水可以自流。

(3)     0.95-1

降低坡度行车更安全,道路沿等高线延伸,使里程变长:连接各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

(4) 可行。 D 处海拔范围在 1000-1100 米之间,海拔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可满足避暑的需求;临近公路,交通便利;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适合建造民宿。 ## 不可行。修建民宿会破坏当地生态环境。

【分析】本题以宜昌某地等高线示意图为材料,涉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地图的三要素等知识点,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理解能力。

1

由图可知, 处等高线向海拔变低的方向弯曲,为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变高的方向弯曲,为山谷。

2

要配套修建供给全村生产生活用水的蓄水池,需要修建在河流的上游,海拔高于村落,这样蓄水池里的水可以自流,给全村供水,节约修建成本,顾故选择 C 点。

3

由图可知, MN 的图上距离大概是 1.9-2 厘米,该图的比例尺为 1:50000 ,图上 1 厘米等于实地距离 0.5 千米,故 MN 的实地距离大概是 0.95-1 千米。当地地形崎岖,公路修建得弯弯曲曲,大致与等高线平行,是为了减缓坡度,确保安全,同时尽量连接各个居民点,方便居民出行。

4

D 处修建旅游民宿,满足人们夏季避暑的需求具有两面性。该方案可行的原因是 D 处海拔较高,大约在 1000 米左右,气温相对较低,适合避暑;该地区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靠近公路,交通便利。该方案不可行的原因是修建民宿会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大量的游客破坏自然环境。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地图的基本知识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地图的基本知识的定义
地图:
地图是将地球表面的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加以综合,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建立的地球和平面间的相互联系,用符号、文字和颜色把地球空间现象表现在平面上的图形。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都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或扩大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有三种表示方法:数字式,线段式,和文字式。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一般讲,大比例尺地图,内容详细,几何精度高,可用于图上测量。小比例尺地图,内容概括性强,不宜于进行图上测量。
◎ 地图的基本知识的知识扩展
1、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2、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
3、当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详、略),表示的范围越小(大、小)。
4、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指向标、经纬网,如果前两者均没有,则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5、常用的图例的识别。

◎ 地图的基本知识的知识导图
地图图例:
◎ 地图的基本知识的特性
比例尺的几种表达方式:
◎ 地图的基本知识的知识点拨

地图使用应注意的事项:
1、地图的三要素是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2、比例尺的三种表达方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比例尺。
3、当地图的图幅大小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反映的内容越详细,表示的范围越小。
4、地图上辨别方向的方法:指向标、经纬网,如果前两者均没有,则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比例尺与坡度大小的关系:
1.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图上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
2.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图上比例尺和等高线疏密度相同时,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

◎ 地图的基本知识的知识拓展
特殊的地图——航海图:
航海图是海洋地图的一种,是海上安全航行的指南。
世界上最早的海洋地图是14-17世纪的波特兰型海图,专门供航海用,图上布满放射状的方位线,航行者借助这些方位线和罗经仪,可以随时测定船在海洋上的方向。图上还详细绘出海岸线、海湾、岛屿、海角、浅滩、沿海山脉以及有助于航海的地物。航海图现在的航海图要比波特兰海图复杂得多,除了标有明确的航道外,海洋水文要素、海底地形、近海陆地地貌、航行障碍物、助航设备以及港口、海峡、岛屿、风向、方位都用适当的图例在图上表示出来。海洋水文要素包括水深、潮汐、洋流、漩涡、冰山和结冰界线等。
海底地形包括海底山脉、暗礁、海沟等。航行障碍物主要指礁石、浅滩、险恶地段以及沉船、捕鱼设备和布雷区。助航设备指的是航行标志,如灯塔、灯桩和立标等。
◎ 地图的基本知识的教学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和大小比较。
2、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学会在地图上查找所需的地理信息。
3、学会在地图上定方向、量距离、识图例、填注记的基本技能。
4、学会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 地图的基本知识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2
考试频率:必考
分值比重:6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地图的阅读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liuyufei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