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青藏地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地高天寒 B .沃野千里 C .雪山连绵 D .空气稀薄
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青藏地区的主体是有 “ 世界屋脊 ” 之称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其景观特点:地高天寒,雪山连绵,冰川广布、空气稀薄,冰雪消融后,成为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 A 、 C 、 D 正确。山环水绕,沃野千里指的是东北地区, B 错误,依据题意,故选 B 。
下图记录了太阳环行在地平线上,终日不落的现象,夜晚零时太阳高度最低。对此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该现象是极昼 B .只发生在南极地区
C .此时该地气温在一年中最低 D .该地当日昼短夜长
A
【详解】由图可得,太阳环行在地平线上,终日不落的现象,夜晚零时太阳高度最低,这是极昼现象,所以 A 正确。北极和南极都会发生极昼现象,所以 B 错误。发生极昼现象该地气温在一年中最高,所以 C 错误。该地是极昼现象,所以 D 错误。故选 A 。
下列不能体现乡村与城市差异的是( )
A .生产方式 B .景观特色 C .规模大小 D .气候条件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聚落一般分为乡村与城市两大类:乡村一般规模较小,城市一般规模较大,乡村与城市的景观差异由于劳动生产方式的差异,乡村和城市的景观有较大的差异, ABC 正确。气候条件不能体现乡村与城市差异, D 错误。依据题意,故选 D 。
北京的传统民居是( )
A . B .
C . D .
B
【详解】读图, A 是窑洞,是黄土高原的民居,冬暖夏凉, A 错误; B 是四合院,是北京的传统民居, B 正确; C 是碉房,是为了适应高原上的气候和环境,是藏族的民居, C 错误; D 是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 D 错误;排除 ACD ,选 B 。
地球仪和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有关它们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地球仪方便携带 B .地图种类单一
C .地球仪便于演示地球运动 D .地图内容详略与比例尺无关
C
【详解】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作成地球模型,这就是地球仪,地球仪是人们为了研究方便、便于演示地球运动,而做的地球模型,而不是为了方便携带, A 错误, C 正确。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的,生活中地图种类丰富,它们所表示的内容不同;地图内容详略与比例尺大小有关,比例尺越大,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内容越简略, B 、 D 错误。故选 C 。
关于欧洲西部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稻花飘香 B .牧草多汁 C .椰风海韵 D .海岸平直
B
【详解】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以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全年温和湿润,多雨多雾的天气,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B 正确;水稻主要种植在湿热的地区,该地不会出现这种景观, A 错误;椰树主要种植在热带, C 错误;欧洲西部海岸线,多受冰川侵蚀,海岸线曲折,避风避海浪,优良港湾多, D 错误;排除 ACD ,选 B 。
横断山区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人类活动
C
【详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 一般情况下,每增高 100 米 , 气温约下降 0.6°C. 这就是形成 - - 些高山 “ 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 的主要原因 . 故选 : C.
【点睛】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要理解记忆 .
下列表述能正确反映俄罗斯国情的是( )
A .矿产资源匮乏 B .重工业发达 C .民族构成单一 D .人口密度大
B
【详解】俄罗斯自然资源丰富,石油、天然气、煤、铁、有色金属等的储量和产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A 错误;俄罗斯的工业基础雄厚,部门比较齐全。能源、钢铁、机械、化学等重工业发达, B 正确;俄罗斯有 130 多个民族,是个多民族国家, C 错误;俄罗斯地广人稀,人口密度小, D 错误。故选 B 。
中东地区常见的地表景观是( )
A . B .
C . D .
C
【详解】由图可知, A 图中有典型树木猴面包树,属于非洲热带草原气候区, A 错误。 B 图远处雪山连绵,属于青藏地区, B 错误。 C 图单峰驼主要分布于北非、西非及中东各地的干旱或干旱沙漠中,是中东地区常见畜种, C 正确。 D 图典型民居蒙古包,大漠孤烟景观属于内蒙古高原地区, D 错误。故选 C 。
下列措施有利于防灾减灾的是( )
① 营造防护林 ② 兴修水利工程 ③ 运用遥感技术 ④ 围湖造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A
【详解】以上四项措施中,营造防护林有利于保持水土、减少沙尘暴的发生等;兴修水库工程有利于减轻旱涝灾害;运用遥感技术有利于观测灾害范围、更好地防范灾害的发生或蔓延;围湖造田会削弱湖泊的蓄洪能力,会加剧洪涝灾害的发生,根据题意, ①②③ 正确,故选 A 。
牡丹江市某中学生对家乡的土地利用提出如下看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山地发展林业 B .江河发展淡水养殖业
C .平原发展种植业 D .较陡的丘陵地区开发梯田
D
【详解】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山地适宜种植树木发展林业, A 正确;江河发展淡水养殖业, B 正确;平原地形平坦开阔适宜发展种植业, C 正确;坡度小于 25° 可修筑梯田发展种植业,坡度大于 25° 一般可发展成林业或养殖业,较陡的丘陵地区不适宜做梯田, D 错误;排除 ABC ,选 D 。
印度积极推行 “ 绿色革命 ” 的主要目的是( )
A .提高森林的覆盖率 B .减少洪涝灾害 C .加强对草原的保护 D .提高粮食产量
D
【详解】印度实行 “ 绿色革命 ” 的目的,是通过改进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从而解决粮食短缺问题, D 正确。印度积极推行 “ 绿色革命 ” 跟提高森林的覆盖率、 减少洪涝灾害、 加强对草原的保护无关, ABC 错误。故选 D 。
关于南极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A .垃圾必须就地掩埋 B .我国黄河科考站位于南极点附近
C .淡水资源储量大 D .常住居民是印第安人
C
【详解】在南极,垃圾不能掩埋,南极是地球最后一片净土,要打包带走, A 错误;北极黄河站是中国首个北极科考站,黄河站位于北纬 78°55 ,不是在南极, B 错误;南极冰雪覆盖,淡水资源储量大, C 正确;南极是目前唯一没有常住居民的大洲, D 错误;排除 ABD ,选 C 。
下列现象与四季变化成因相同的是( )
A .时间差异 B .昼夜长短变化 C .昼夜更替 D .太阳东升西落
B
【详解】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结合选项。故选 B 。
辽阔的地域、浩瀚的林海、密集的江河、肥沃的土地、富饶的资源构成了黑龙江省绚丽多彩的画卷。读图并结合相关文字描述,回答问题。
(1)“ 大小兴安岭携手创造了一片森林的海洋 ” ,体现了林地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____ 。
(2)“ 大片的湿地进入我们的视野,它们占据了黑龙江省面积的十分之一 ” ,我省面积最大的湿地主要分布在 ____ (地形区); “ 湿地不乏迷人的风情,也盛产生命的奇迹 ” 体现了湿地具有的生态功能是 ____ 。
(3)“ 黑龙江拥有 200 多条支流,这些河流紧密配合,冲积出了肥沃的平原,也塑造了黑龙江省的底色 ” ,据图分析塑造松嫩平原的河流是 ____ 和 ____ 。
(4)“ 肥沃的黑土地,创造农业奇迹 ” ,体现出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是 ____ 。
(5)“ 滑雪是黑龙江人热衷的冬日游戏 ” ,根据图上信息,简要分析我省开展冰雪运动的优越自然条件。
(1) 山地
(2) 三江平原 维护生物多样性
(3) 松花江 嫩江
(4) 土壤
(5) 纬度高冬季气候寒冷;冰雪期长;积雪厚;山体坡度适中,适合开展滑雪运动;河流众多,便于开展冰上运动等。
【分析】本大题以黑龙江省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地形类型、地形区、生态功能、河流、农业生产因素、黑龙江省开展冰雪运动的优越自然条件等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
( 1 )
读题, “ 大小兴安岭携手创造了一片森林的海洋 ” ,林地分布的主要地形类型是山地,因为山地是集中连片的大面积林地,适合大规模经营林业。
( 2 )
黑龙江省面积最大的湿地主要分布在三江平原,三江平原的 “ 三江 ” 即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条大江浩浩荡荡,汇流、冲积而成了这块低平的沃土。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蕴育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被人们称为 “ 地球之肾 ” 、物种贮存库、气候调节器,在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物多样性。
( 3 )
读图,塑造松嫩平原的河流是松花江、嫩江,松花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的北部 , 是中国七大河之一,也是黑龙江在中国境内的较大支流。嫩江干流流经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的交界。
( 4 )
“ 肥沃的黑土地,创造农业奇迹 ” ,体现出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是土壤,东北平原黑土肥沃的原因是有机质丰富,该地位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植被的生长。
( 5 )
读图,黑龙江省是我国纬度最高的省区,冬季寒冷而漫长,降雪量大、积雪期长,适合发展冰雪旅游;山地的坡度适中;该地河流众多,结冰期长,适宜开展冰雪运动。
关于美国经济发展,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耕地狭小,制约农业发展 B .东北部农业以乳畜业为主
C .农业生产实现了机械化和专业化 D .信息技术产业对其经济发展贡献最大
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是一个工业大国;东北部人口稠密,农业以乳畜业为主;耕地面积广阔,美国的农业具有生产过程的全部机械化和地区生产的专业化两大特点;信息技术产业对其经济发展贡献最大, B 、 C 、 D 叙述正确, A 错误,依据题意,故选 A 。
关于日本工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B .劳动力充足、价格低廉
C .资源丰富,便于原料出口 D .经济发达,国内消费市场大
A
【详解】日本是一个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A 正确;日本地狭人稠,但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不充足, B 错误;日本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缺乏,依赖进口, C 错误 ;日本经济发达,但国家小,市场小,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 D 错误;排除 BCD ,选 A 。
下列语句中,描述西北地区景观的是( )
A .碧海蓝天,峡湾幽深 B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C .辽阔草原,雄浑大漠 D .山清水秀,河湖密布
C
【详解】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干旱,地表植被以草原和荒漠为主, “ 辽阔草原,雄浑大漠 ” 描述的是西北地区景观,故 C 正确。 “ 碧海蓝天,峡湾幽深 ” 描述是的欧洲西部景观,故 A 错误。 “ 远看是山,近看是川 ” 描述的是青藏地区景观,故 B 错误。 “ 山清水秀,河湖密布 ” 描述的是南方地区景观,故 D 错误。故选 C 。
下列黄土地貌中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是( )
A . B .
C . D .
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由于长期的流水侵蚀和搬运,黄土高原呈现出如今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形成了独特的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等地貌类型。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是 D 黄土川,因为黄土川地形平坦开阔,利于农业生产, D 正确。而 A 黄土塬、 B 黄土梁、 C 黄土峁都是黄土高原地区崎岖不平的地形地貌,都不利于农业生产,不是人口集中的地区, A 、 B 、 C 错误。故选 D 。
下列景观反映了黄土风情的是( )
A . B .
C . D .
D
【详解】读图, A 是泼水节,是傣族的文化, A 错误; B 是速度赛马,是比马匹奔跑速度、骑手驾驭马匹能力的一种竞技活动,主要是草原地区的赛马文化, B 错误。 C 是骑马,也主要在草原地区, C 错误;黄土高原的黄土风情有信天游、安塞腰鼓、窑洞、羊肚头巾。 D 是扎着羊肚头巾吹奏唢呐,戴这个羊白肚手巾可以用来遮挡风沙,唢呐是黄土高原的一种乐器, D 正确;排除 ABC ,选 D 。
查看答案
单次付费有效 3.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单次有效 19.99元
包月VIP 9.99 元
用于查看答案,包月VIP无限次 4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