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七上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
地球的运动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32
更新时间:2023-02-08
纠错
1.

2022年6月5日、中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时,地球运转位置处于公转示意图中的之间。(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5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当天,广东省昼夜长短情况是(

A .极昼 B .昼长夜短 C .昼夜平分 D .昼短夜长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地球的运动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A    5 B

【解析】 4 .读图,根据地球公转的规律可知,图中甲是北半球春分,每年的 3 21 日前后,乙是夏至,每年的 6 22 日前后,丙是秋分,每年的 9 23 日前后,丁是冬至,每年的 12 22 日前后。所以 2022 6 5 日,地球运行到春分和夏至之间,即甲 - 乙之间。故 A 符合题意, BCD 不符合题意。故选 A

5 .根据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可知,北半球从春分到夏至到秋分是昼长夜短,从秋分到冬至到春分是昼短夜长,春分和秋分这两天是昼夜平分。所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当天,广东省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故选 B

【点睛】地球绕太阳转动叫做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和五带的划分。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地球的自转运动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地球的自转运动的定义
地球自转:
地球绕自转轴自西向东的转动,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关于地球自转的各种理论目前都还是假说。地球自转是地球的一种重要运动形式,在地球赤道上的自转线速度为465米/秒。地球自转一周耗时23小时56分,约每隔10年自转周期会增加或者减少千分之三至千分之四秒。一般而言,地球的自转是均匀的。

晨昏线:

指地球上迎着太阳的昼半球与背着太阳的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也称晨昏圈。晨昏圈把它所通过的纬线圈分成昼弧和夜弧,昼弧与夜弧的长短可表示该纬线圈昼夜长短的状况。由于地球不停地以1个太阳日为周期的自转,晨昏圈在地面上不断地移动,其周期也为1个太阳日(24小时),从而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公转过程中各纬线圈上昼弧与夜弧的长度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而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在北半球的春分日、秋分日,晨昏圈同某一经线圈相重合,全球各地昼弧与夜弧等长,即昼夜平分。在北半球的夏至日、冬至日,晨昏圈同经线的交角为最大,夏至日,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昼弧为一年中最长,即白昼为最长,南半球各纬线圈上的夜弧为一年中最长,即黑夜为最长。冬至日,反之。晨昏圈是地球上的大圈,但由于大气的散射作用等,在日出以前和日没以后天空仍较明亮,因此它实际上要比大圈略小些。
◎ 地球的自转运动的知识扩展

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为逆时针)
2、旋转中心:地轴
3、周期:一天(24小时)
4、产生现象及原因:昼夜更替、时间差异(不透明球体,只能照亮一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时间早,更早看到太阳)
5、区时和日界线

◎ 地球的自转运动的知识导图
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示意图:
◎ 地球的自转运动的特性

地球自转的特点:
1.地球围绕地轴转动;
2.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的转动;
3.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和时差变化。
 

◎ 地球的自转运动的知识点拨
自转产生的现象: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太阳光照亮的半球成为昼半球,相对应的称为夜半球。
2.地球自西向东转动,导致各地见到日出的时间不同,东边要先看到日出,东边时刻早于西边时刻。
◎ 地球的自转运动的教学目标
1、能用地球仪演示地球的自转,并能说出地球自转的方向和自转一周的时间。
2、能说明地球的自转产生有关的地理现象。
3、会用简单的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4、熟悉基本的运动规律。
◎ 地球的自转运动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2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地球的运动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使用过本题的试卷: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陈军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