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纬网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 根据图中提供的经纬度数值,总结经度和纬度度数大小的递变规律:
东经: ____ ;南纬: ____
(2) 写出 B 点的经纬度位置: B : ____
(3)A 、 B 、 C 三地中,位于中纬度地带的是 ____ 地,位于热带的是 ____ 地,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____ 地。
(1) 东经:向东增大(或向西减小) 南纬:向南增大(或向北减小)
(2) ( 20°N , 20°W )
(3) C B A
【分析】本题以经纬网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个小题,涉及经纬网的定位、判读、温度带的划分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详解】( 1 )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 “E” 表示,若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 “W”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 “N” 表示,若相邻两条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
( 2 )据经纬度的判读, B 点经纬度是 20°N , 20°W 。
( 3 )根据纬度的划分, 0°~30° 为低纬度地区, 30°~60° 为中纬度地区, 60°~90° 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23.5°S ,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N-66.5°N ,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N-90°N ,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 23.5°S-66.5°S ,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 66.5°S-90°S 。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可判定, A 、 B 、 C 三地中,位于热带的是 B ,位于中纬度地带的是 C ,有极昼极夜现象是 A 。
地球:
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列为第三颗,按大小排列位于第五位。
地球由两个圈层构成,即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外部圈层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构成;内部圈层由地壳,地幔,地核构成。另外在大气圈层外还包围着磁层,里面有带电粒子组成的两条辐射带。
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中部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其赤道半径为6378公里,平均半径为6371公里。地球的运动分为两种形式:地球绕地轴(两极)自西向东的自转,时间为23小时56分2.1秒;地球绕太阳自西向东的公转,时间为365.26天。
1、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略扁,中部略鼓的不规则球体;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证实地球是一个球体。
2、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最大周长
1972年阿波罗号航天飞船拍摄的地球照片
地球的构造示意图:
有关地球大小的数据:
1.地球的表面积5.1亿平方公里(陆地29%,海洋71%);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3.地球的最大周长(赤道)约为4万千米。
什么是类地行星,其与其他星球的区别是什么?
类地行星是以硅酸盐石作为主要成分的行星。它们跟类木行星有很大的分别,因为那些气体行星主要是有氢、氦、和水等组成,而不一定有固体的表面。类地行星的结构大致相同:一个主要是铁的金属中心,外层则被硅酸盐地幔所包围。它们的表面一般都有峡谷、陨石坑、山和火山。
太阳系中类地行星包括水星、地球、火星、金星。类地行星是与地球相类似的行星。它们距离太阳近,体积和质量都较小,平均密度较大,表面温度较高,大小与地球差不多,也都是由岩石构成的。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