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八下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
中国的地理差异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229
更新时间:2021-08-19
纠错
1.

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 ,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有等有着明显差异。回答下列各小题

1 下列与秦岭淮河线基本一致的是(   )

A 半湿润区与半干早区的分界线 B 400m年等降水量

C 一月平均气温 -10℃等温线 D 亚热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

2 下列关于秦岭一淮河线南北两侧地理差异的表述 ,正确的是(   )

A 北侧以水田为主 ,南侧以早地为主 B 北侧活动积温高 ,南侧活动积温低

C 北侧河流封冻 ,南侧河流不封冻 D 北侧水资源丰富 ,南侧水资源贫乏

查看答案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差异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 D

2 A

【分析】

1

我国人口分城镇人口和农村人口。由图可知,目前我国城镇人口比重为 63.89% ,而农村人口所占比重为 1-63.89%=36.11% ,故选 D

2

由右图可知,总人口的增加较缓慢,说明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 A 正确;总人口的增加虽然较缓慢,但人口数量仍在增加, D 错误;中国、印度人口均超过 10 亿, C 错误; 1990 年到 2020 年,我国总人口的数量变化既包括人口的自然增长,也包括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故不能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且 1990 -2020 年,人口基数不断变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变化, B 错误。故选 A

【点睛】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的自然增减和人口迁移。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百分比或千分比来表示。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定义
北方地区:
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乌鞘岭以东的地区,东临渤海和黄海。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全部或大部分,以及甘肃东南部,内蒙古、江苏、安徽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其中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口较多的,有居住在东北的满族、朝鲜族等。

南方地区:
南方地区是指中国东部季风区的南部,主要是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地区,西面为青藏高原,东与南面临东海和南海,大陆海岸线长度约占全国的2/3以上。本区的范围包括长江中下游六省一市,南部沿海和西南四省、市大部分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汉族占大多数。区内的少数民族有30多个,其人数5000多万,主要分布在桂、云、贵、川、湘、琼等地,人数较多的为壮、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深居内陆,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和长城以北,包括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和甘肃省的西北部。这一地区国境线漫长,与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邻。本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是地广人稀的地区。西北地区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1/3,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青藏地区:

青藏地区位于中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包括青海、西藏和四川西部。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不足全国的1%。这里是中国藏族聚居的地区。西藏自治区同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相邻。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知识扩展
地理区域的划分
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行政区划、自然区划、经济区划


同类型区域尺度不同,地理区域的多重“身份”
中国的四大地理区域


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一致。
我国西北地区与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看是否受夏季风的影响,即季风因素的影响。
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
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分界线:昆仑山
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0°等温线,与我国800mm等降水量线,以及秦岭—淮河一线相一致。
其主导因素与气温和降水相关,即气候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秦淮一线:
1一月零度等温线
2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3八百毫米等降水量线
4湿润半湿润分界线
5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
6南北方分界线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分界线大致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相一致
其主导因素是地势因素。青藏地区:高寒,日照强
名称 位置范围 划分依据
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北、大兴安岭以东 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1月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北
南方地区 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 季风区的南部地区、 1月0℃等温线和800mm等降水量线以南 
西北地区 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非季风区、 4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
青藏地区  横断山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南 海拔高(4000M以上),气候严寒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一、气温 1、1月份0℃等温线 2、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3、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二、降水 4、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5、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三、气候 6、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四、农业 7、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8、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五、植被 9、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六、河流 10、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11、秦岭(和巴颜喀拉山)还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七、地形 12、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八、区域 13、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4、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知识导图
中国地理分区示意图: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特性

区域划分的方式:
1.行政区划;
2.自然区划;
3.经济区划。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知识点拨
秦岭淮河一线分界线的意义:
1.1月份0℃等温线,日均温≥10℃积温4500℃等值线;
2.暖温带和亚热带的分界线;
3.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
4.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
6.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的分界线
7.水稻生产与小麦生产的分界线
8.常绿阔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
9.该线以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有结冰期;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小、水位变化大、无结冰期
10.秦岭(和巴颜喀拉山)还是长江和黄河的分水岭
11.该线以北地形完整,以大高原和平原为主;该线以南地形破碎,以盆地和丘陵为主
12.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分界线
13.我国华中和华北的分界线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理区域的划分,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一线并说明其地理意义。
2、明确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他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3、能够读图说出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划分依据 。
◎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掌握/应用
课时要求:2
考试频率:必考
分值比重:4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中国的地理差异
难度:
使用次数:143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题型:选择题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差异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难度:
使用次数:140
更新时间:2021-1-1
加入组卷
题型:填空题
知识点:中国的地理差异
复制
试题详情
纠错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蓝草汐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