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认识地球,某校同学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如图所示),通过转动地球仪可以演示地球的运动。
读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 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与学校地球仪教具的差异表现在
A . 是球体 B . 地轴倾斜 C . 有经纬网 D . 无海陆分布
2 . 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
①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
②以光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
③始终保持地轴的北端指向光源
④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3 . 某同学手持地球仪从 M位置开始围绕光源旋转一周,光线直射范围应该是
A . 90°N 〜 90°S 间
B . 始终直射赤道上
C . 66°34'N 〜 66°34'S 间
D . 23°26'N 〜 23°26'S 间
4 . 地球运行在 d段时,同学们可以感受到
A . 晚自习教室窗外天黑的越来越早 B . 天气越来越冷,同学们穿上厚棉服
C . 行道树的叶子渐渐变黄、飘落 D . 校园中正午旗杆影子长度逐渐变短
1 . D
2 . B
3 . D
4 . D
【分析】
1 . 从图中可知,同学们制作的地球仪与学校地球仪教具的差异表现在无海陆分布, D 符合题意。
2 . 手持地球仪围绕光源演示地球运动,应该尽量让球心始终与光源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以光源为中心沿逆时针方向移动地球仪,同时保持地球仪自西向东自转;故 B 符合题意。
3 .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故某同学手持地球仪从 M 位置开始围绕光源旋转一周,光线直射范围应该是 23 ° 26'N 〜 23 ° 26'S 间; D 符合题意。
4 . 地球运行在 d 段时位于春分日和夏至日之间,晚自习教室窗外天黑的越来越晚,天气越来越热,行道树的叶子渐渐变绿,校园中正午旗杆影子长度逐渐变短; D 符合题意。
【点睛】
学会判读地球公转示意图相关知识。
1、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为逆时针)
2、旋转中心:地轴
3、周期:一天(24小时)
4、产生现象及原因:昼夜更替、时间差异(不透明球体,只能照亮一半,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比西边时间早,更早看到太阳)
5、区时和日界线
地球自转的特点:
1.地球围绕地轴转动;
2.地球的自转是自西向东的转动;
3.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昼夜变化和时差变化。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