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试题
当前位置:
学科首页
>
七下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 亚洲
>
位置和范围
>
试题详情
难度:
使用次数:129
更新时间:2020-11-20
纠错
1.

水稻喜温喜湿,生长期需水量一般在 7001200毫米之间。目前世界稻谷产量集中于亚洲,加之亚洲居民喜食稻米,故常称水稻为亚洲的粮食。世界水稻产量排名居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越南、泰国、缅甸、菲律宾、日本、巴基斯坦(2019年)。请结合图文材料,探究水稻的生产条件。

探究主题一  地理位置

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体表现在  1 ,世界水稻产量居前十位国家所属的分区是 2 

(1)①世界上跨纬度最的大洲  ②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    ③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④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A中亚、南亚、西亚                 B东南亚、南亚、中亚

C东亚、东南亚、北亚               D东亚、东南亚、南亚

探究主题二  地形条件

根据亚洲河流的流向,推断亚洲的地势特征  3   ,从地形类型看,亚洲的水稻主要分布在  4  地区,并且位于河流沿岸,为水稻生长提供了  5  ,并提高了土壤肥力。

3A东西高,中间低                   B东高西低,纵列分布

C南北高,东西低                   D中间高,四周低

4A平原           B丘陵 C山地            D高原

5A灌溉水源       B水力资源 C便利的运输      D丰富的品种

探究主题三  气候条件

亚洲气候复杂多样,表现为干湿同在,其原因主要是  6  ,其中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在图中对应的序号是 7  。从A→C→D,影响气候变化的因素是 8  。图中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区的气候,其共同的特点是  9 

6A经度跨度大   B四面临海 C纬度范围广     D全部处在北半球

7A .C           B. D              C .E             D. B

8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起伏       D人类活动

9A冬暖夏凉     B雨热同期 C终年湿润       D均受季风影响

探究主题四  种植模式

近年来,我国许多水稻产区采用了稻蟹共生的生产模式,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稻蟹共生模式可以  10

10)①增加当地耕地面积  ②丰富农产品的类型  ③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④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题型:解答题
知识点:位置和范围
下载试题
复制试题
【答案】

(1)B

(2)D

(3)D

(4)A

(5)A

(6)C

(7)C

(8)A

(9)B

(10)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东亚、东南亚、南亚、我国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详解】(1)①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具体表现在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的大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①③④对,②错。故选B。

(2)世界水稻产量居前十位的国家如越南、泰国等属于东南亚,中国属于东亚,印度属于南亚,故选D。

(3)亚洲大多数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的海洋,由此可知亚洲的地势中间高、四周低 ,故选D。

(4)从地形类型看,亚洲的水稻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的平原地区,A对,BCD错。故选A。

(5)并且位于河流沿岸,为水稻生长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并提高了土壤肥力,A对,BCD错,故选A。

(6)亚洲由于面积广大,跨纬度范围广,地跨寒带、温带和热带,使得亚洲气候复杂多样,表现为干湿同在,故选C。

(7)其中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图中B是热带季风气候,C是亚热带季风气候,D是温带季风气候,E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故选C。

(8)从A→C→D,由于纬度逐渐升高,气候由热带雨林气候,变化到亚热带季风气候,再变化到温带季风气候,所以影响这种气候变化的因素是纬度位置不同,故选A。

(9)图中亚洲水稻集中分布区的以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其季风气候共同的特点是气候雨热同期,故选B。   

(10)近年来,我国许多水稻产区采用了稻蟹共生的生产模式,形成了良性的生态循环,稻蟹共生模式可以丰富农产品的类型、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不会增加当地耕地面积,也不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④对,①③错。故选B。

【点睛】本题重点考查了东亚、东南亚、南亚、我国的地理特征,学生通过阅读地图能够解决问题。

=
考点梳理:
根据可圈可点权威老师分析,试题“ ”主要考查你对 亚洲的人文环境 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资料梳理”如下:
◎ 亚洲的人文环境的定义

亚洲人文环境: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亚洲众多的人口对亚洲的经济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亚洲的大部分国家是发展中国家。亚洲的自然资源多种多样,亚洲以农业经济为主。亚洲境内有1000多个民族,亚洲是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

◎ 亚洲的人文环境的知识扩展
1、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03
    年),亚洲有6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人口最多的是亚洲,人口最少
    的是大洋洲(除南极洲外);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是非洲,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是欧洲。
2、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
3、亚洲民族十分复杂,大大小小有1000个,其中汉族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的发祥地:黄
    河—长江流域的华夏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的古巴比伦文明。共
    同的特点是适宜的温带和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注:两河流域古代气候条件好)不同地区的民
    族,在建筑、服饰、音乐舞蹈、礼仪等方面的不同。
4、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印度;发达国家较少,如日本。
◎ 亚洲的人文环境的知识导图
亚洲政区图:
◎ 亚洲的人文环境的特性
亚洲的人文地理特征:
1.人口: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其中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是人口稠密地区,世界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有11个(2003年),亚洲有6个。分别是中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日本和印度尼西亚。
2.语言: 分属于汉藏语系、南亚语系、阿尔泰语系、朝鲜语系、日本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闪米特-含米特语系、印欧语系。
3.宗教:亚洲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四大宗教发源地。
4.自然资源:矿产种类多,储量大,石油、铁、锡等储量居各洲首位;森林总面积约占世界可开发森林总面积的13%;可开发水力资源年可发电量达26000亿千瓦时,占世界可开发水力资源量的27%;沿海渔场面积约占世界沿海渔场总面积的40%。
5.经济:各国各地区工业发展水平和部门、地域结构差异显著,绝大多数国家工业基础薄弱,采矿业、农产品加工业及经纺工业占主要地位。
6.三大人类文明发祥地:亚洲的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因其由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故又称为“两河流域”),因其适宜的温带或热带气候,丰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地,而分别成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
◎ 亚洲的人文环境的知识点拨

亚洲人口分布特点:
亚洲南部、东部稠密,亚洲中部、北部稀疏。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
1.传统农业与传统经济的束缚;
2.人口压力和自然资源的浪费;
3.技术的投入与经济模式的采用;
4.近代的殖民统治与国内局势的影响。

人口众多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影响:
1.造成非再生资源的消耗与浪费;
2.人类生存空间日益缩减,社会就业难以保证;
3.对环境造成巨大的破坏。

◎ 亚洲的人文环境的知识拓展

世界主要宗教的发源地——亚洲
亚洲是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此外还有印度教及锡克教、道教、儒教等亚洲宗教。
1、道教
道教是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宗教,是一个崇拜诸多神明的多神教原生的宗教形式,主要宗旨是追求得道成仙、救济世人并以老子的《道德经》等为主要经典。
2、佛教
佛教于公元前6世纪形成于南亚次大陆北部的印度和尼泊尔毗邻处。创立者为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6~486年),属释迦族,后被称为释迦牟尼。
3、伊斯兰教
伊斯兰教起源于亚洲阿拉伯半岛,于公元7世纪由麦加人穆罕默德(公元570~632年)创立,为一神教。麦地那和麦加是伊斯兰教圣地,《古兰经》为最高经典。
4、基督教
基督教起源于西亚巴勒斯坦的伯利恒。创始人是犹太拿撒勒人耶稣基督。耶路撒冷是基督教的圣地,《圣经》为最高经典。

◎ 亚洲的人文环境的教学目标
1、知道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 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资源和环境等问题。
2、通过图片和资料了解亚洲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特点。
3、了解亚洲各国家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 亚洲的人文环境的考试要求
能力要求:了解/识记
课时要求:1
考试频率:常考
分值比重:4

登录并加入会员可无限制查看知识点解析

类题推荐:
位置和范围
加入组卷
进入组卷
下载知识点
知识点: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徐艺辉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1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