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世界某海峡地理位置示意图,其中阴影部分表示海域,该海峡宽约为 80千米,深度在30-50米之间。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 该海峡的半球位置是( )
①北半球 ②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2 . 该海峡链接的大洲是( )
A . 非洲与亚洲 B . 非洲与欧洲 C . 亚洲与北美洲 D . 亚洲与欧洲
3 . 该海峡航运价值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
A . 气候变暖,洋面浮水多 B . 海盗猖獗,航行不安全
C . 水道较浅,通航能力小 D . 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
1 . B
2 . C
3 . D
【分析】
1 .
读图,根据图中海峡的经纬度和陆地的轮廓可判断,该海峡是白令海峡,位于西经 150°-180° 之间,位于西半球,纬度位置是被北极圈穿过,位于北半球。故根据题意选 B 。
2 .
根据位置和轮廓可知,白令海峡连接的大洲是亚洲和北美洲,是亚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线。故选 C 。
3 .
读图,根据该海峡的纬度位置可知,北极圈穿过该海峡,位于高纬度,由于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所以航运价值不大。故根据题意选 D 。
【点睛】
本题考查白令海峡的位置,读图分析解答。
图为我国南方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 “ 古田会议 ” 会址所在省区是( )
A .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2 . P 山脉的名称是( )
A . 南岭 B . 雪峰山 C . 巫山 D . 武夷山
3 . 影响 Q 城市气候四季如春的主要因素有( )
①纬度 ②人类活动 ③地形 ④海陆位置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 . D
2 . C
3 . A
【分析】
1 .
古田会议 , 是红四军在 1929 年 12 月 28 日至 29 日在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古田召开的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读图可知,甲在贵州省,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丙在江西省,丁是福建省。故选 D 。
2 .
读图可知,图中 P 是巫山,是我国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故选 C 。
3 .
读图可知, Q 是云南省的昆明市,这里纬度低,且位于云贵高原上,受纬度位置和地形影响,冬季不冷,夏季不热,故选 A 。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读图分析解答。
我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 141178万人,比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其中男性人口占51.24%,女性人口占48.76%。图3是第七次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构成图以及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 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是( )
A . 缓慢增长 B . 出现负增长 C . 快速增长 D . 先慢后快
2 . 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 0-14 岁人口比重有所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出生率高 B . 人口死亡率高 C . 自然增长率高 D . 生育政策调整
3 . 目前我国最为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
A . 劳动力出现严重短缺 B . 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C . 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 D . 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1 . A
2 . D
3 . B
【分析】
1 .
据 “ 比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年平均增长率 0.57% 下降 0.04 个百分点 ” 结合图示 , 推知目前我国人口缓慢增长 , 平均增长率有所下降。 A 正确, C 错误;我国人口目前还是正增长, B 错误;我国目前人口增长速度是逐渐放慢, D 错误。故选 A 。
2 .
与第六次人口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 0-14 岁人口比重有所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实施新的人口政策,包括单独二胎和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对于少儿比重增加有一定的作用, D 正确;我国目前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处于逐渐下降的趋势, ABC 错误,故选 D 。
3 .
从图的数据可知,第七次人口普查比第六次人口普查的 60 岁人口增加了 5.44% ,占比 18.70% ,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且人口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B 正确;劳动力占比还是比较大,劳动力短缺不明显, A 错误;从数据看,男女比例虽然有差别,但差异不大,没有严重失衡, C 错误;人口还是增长, D 错误,故选 B 。
【点睛】
本题考查我国目前人口增长情况及人口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表信息进行判断,推出正确的答案。也要调用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土掌房主要分布在我国滇中和滇东南干旱少雨的高山和河谷地带,以石为墙基,用土坯砌墙或用土筑墙,墙上架梁,梁上铺木板、木条或竹子,上面再铺一层土,经洒水抿捶,形成平台房顶,不漏雨水,多为平房,不开窗或二层开小窗,屋内设有火塘。全村房屋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层层而上,直达山顶。堪称民居建筑文化与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 “活化石”。图是土掌房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 土掌房反映了当地气温特点是( )
A . 终年高温 B . 冬冷夏热 C . 终年寒冷 D . 终年温和
2 . 土掌房以土石为建筑材料的主要原因是( )
A . 工程量小 B . 降低成本 C . 就地取材 D . 便于翻新
3 . 土掌房墙连墙,下一家的屋顶即为上一家的场院的主要目的是( )
A . 节约土地 B . 便于出行 C . 加强联系 D . 为了美观
1 . B
2 . C
3 . A
【分析】
1 .
土掌房墙厚窗小,屋内有火塘,墙厚窗小夏季防辐射,冬季保温,火塘是为了取暖。说明该地区冬冷夏热,故选 B 。
2 .
云南山多地广,无论是高山、河谷和平坝都有很厚的红土,红土资源十分丰富,而且带胶性,含沙量小,是十分适宜的建筑材料,土质细腻,方便易得,分布广,经济实用。所以根据题意选 C 。
3 .
读图可知,土掌房建在云南的河谷或是山区,山地多,平地少,所以这样建筑的目的是为了节约土地资源。故选 A 。
【点睛】
本题考查聚落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读图分析解答即可。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出行爬坡上坎,一里挂九梯”“石头缝里种粮食,七分种三分收”……这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群众原来生活的真实写照。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立于1987年,全县被山地环抱,大部分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和岩溶山区,境内农业生产条件很差,粮食不足,人畜饮水困难,人民生活困苦。受历史、自然等因素影响,为国定贫困县、广西深度贫困县。
材料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到 2020年5月,近2万名村民搬出了大山;路通了、电通了、水通了、网络也通了;贫困群众产业覆盖率达100%;环境美了,生态优了……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脱贫摘帽了,毛南族实现了整族脱贫。
材料三 ∶图是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位置及地形图。
( 1 )分析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农业生产条件差,粮食不足的自然原因。
( 2 )简述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为深度贫困县的社会经济原因。
( 3 )简要归纳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
(1) 全县被山地环抱,大部分地 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和岩溶山区,耕地面积少, 且石漠化严重,土壤贫瘠;水资源缺乏。
(2) 交通闭塞
(3) 大力发展林业、旅游业、养殖业等特色产业;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增加就业岗位,就地扶贫等。
【分析】
本题考查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贫困原因及脱贫致富的成功经验,考查对地理问题的分析和探究能力,考查核心素养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能力。
【详解】
(1) 据题干中描述可得,环江毛南族自治县 农业生产条件差,粮食不足的自然原因是 : 全 县被山地环抱,大部分地区属于喀斯特地貌和 岩溶山区,耕地面积少,且石漠化严重,土壤 贫瘠,水资源缺乏等。
(2)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成为深度贫困县的社 会经济原因是 : 地形崎岖,交通闭塞。
(3) 题干中描述 :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到 2020 年 5 月,近 2 万名村民搬出了大山 ; 路通 了、电通了、水通了、网络也通了 ; 贫困群众 产业覆盖率达 100%; 环境美了,生态优 了 ..... 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脱贫摘帽了,毛南族 实现了整族脱贫。环江毛南族自治县脱贫致富 的成功经验有 : 大力发展林业、旅游业、养殖业等地方特色产业;加强对农业产品的深加工,增大就业岗位,就地扶贫等。
【点睛】
本卷还有1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该作品由: 用户颜夕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