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首页 试卷详情
2021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含详解
2021年北京市中考地理真题含详解
初中
整体难度:很难
2021-07-21
题号
评分
一、选择题 (共9题)
添加该题型下试题
1.

校园生活处处有地理。下图为某校园平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上图校园中(

A 主教学楼在校门正北

B 图书馆紧邻着教学楼

C 实验楼到运动场最近路线经过食堂

D 耕作体验园的面积约为 250平方米

2 学校每周一 10:00举行升国旗仪式,有同学发现年中此时刻旗杆影长不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 地球自转 B 地球公转 C 地球形状 D 地球大小

3 下图为同学们在耕作体验园劳动的照片。下列天气符号中,能反映当时天气状况的是(

A B C D

难度:
知识点:多变的天气
使用次数:19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A

2 B

3 B

【分析】

1

该图依据指向标判别方向,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主教学楼在校门正北,所以 A 正确;图书馆与教学楼之间隔着宿舍,所以 B 错误;实验楼到运动场最近路线经过篮球场,不经过食堂所以 C 错误;耕作体验园的长、宽图上距离分别是 1 厘米、 0.8 厘米,实地长和宽分别是 50 米、 40 米,面积约为 2000 平方米,所以 D 错误。故选 A

2

2. 由于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使得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所以校园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每周一 10 00 的太阳高度不同,旗杆影长不同。故选 B

3

3. 读图可知,有的同学戴草帽,地上的影子清晰,可知当时太阳高照,是晴天。 A 图所示天气符号表示雷阵雨, B 图所示天气符号表示晴, C 图所示天气符号表示小雪, D 图所示天气符号表示中雨。故选 B

【点睛】

学会阅读地图,图中方向标箭头指向北;图中比例尺是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 50 米进行解题。

2.

我国已完成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下图为第六次、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2010-2020年间(   )

A 0-14岁人口数量减少

B 15-59岁人口比重增加

C 60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

D 全国人口增长超过 1亿

2 人口普查可以(

①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    ②查清人口结构的状况

③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   ④提供人口政策制定的依据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知识点:人口
使用次数:199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C

2 B

【分析】

1

读图可知, 2020 年比 2010 年人口总数增多, 0—14 岁人口比重上升, 0—14 岁人口数量增多,所以 A 错误; 15—59 岁人口比重减小,所以 B 错误; 60 岁以上人口比重增加,所以 C 正确;全国人口增长约 14.12 亿 -13.40 亿 =0.72 亿,所以 D 错误。故选 C

2

人口普查可以掌握人口规模的变化;查清年龄段、男女比例等人口结构的状况;为人口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不能改变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人口空间分布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等的综合影响。综上所述, ①②④ 正确,故选 B

【点睛】

知道人口普查的作用与意义:人口普查是世界各国所广泛采用的搜集人口资料的一种科学方法,是提供全国基本人口数据的主要来源。根据人口普查的基本情况,可以根据科学的研究制定社会、经济、科教等各项发展政策,是国家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工作,人口普查资料是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和前提。

3.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我国两地传统民居的简笔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两地民居中(

A —屋顶坡度较小 B —临河流而建

C —建材多用竹木 D —窗户均朝南

2 两地中(

A —传统交通工具为马车

B —地方传统戏曲为秦腔

C —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

D —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

3 据图可推断乙地(

A 位于秦岭淮河以北 B 终年高温湿润

C 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D 河流湖泊众多

难度:
知识点:地形和地势
使用次数:293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B

2 D

3 A

【分析】

1

读图可知,甲民居屋顶坡度较大,乙民居屋顶坡度较小,所以 A 错误;甲民居沿河流而建,所以 B 正确;乙民居建成多用土、砖,所以 C 错误;乙民居正房的窗户多朝南,偏房的窗户朝东或朝西,所以 D 错误。故选 B

2

读图可知,甲地河流众多,传统交通工具为船舶,所以 A 错误;甲地位于南方地区,秦腔是北方黄土高原地区的传统戏曲,所以 B 错误;乙地降水较少,河流少,不会是端午赛龙舟的起源地所以 C 错误;乙地降水较少,热量相对较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饮食习俗以面食为主,所以 D 正确。故选 D

3

读图可知,乙民居屋顶坡度小,不需要考虑排雨水的问题,墙体厚,窗户较小,利于避寒保暖,说明该地降水较少,河流、湖泊少,冬季寒冷,可能位于秦岭 淮河以北的地区;北方地区气候湿热,传统民居屋顶坡度大,利于排雨水。故选 A

【点睛】

知道南北方传统民居的区别: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厚,窗户小等特点;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大,墙体薄,窗户大等特点。这些是由于南北方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的。

4.

一条条高速公路穿越壮美山川,成为云南省各族人民奔向小康的致富路。下图为云南省高速公路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云南省内的高速公路(

A 东南部稀疏,西北部稠密

B 以昆明为最大枢纽向外辐射

C 东接川、黔、鄂三省高速公路

D 向西南通往缅甸、越南等国家

2 四段高速公路与其特色对应正确的是(

A 昆明至成都 —沿洱海,旅游展风采

B 昆明至大理 —绕雨林,生态重保护

C 大理至丽江 —抵边境,贸易促发展

D 大理至缅甸 —跨怒江,天堑变通途

3 云南省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

①当地环境日益改善   ②路桥技术创新发展

③国家经济实力提升   ④国家政策大力支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难度:
知识点:疆域
使用次数:282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B

2 D

3 D

【分析】

1

读图可知,云南省内的高速公路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所以 A 错误;昆明高速公路最密集,呈放射状分布,云南省内的高速公路以昆明为最大枢纽向外辐射,所以 B 正确;东接四川(川)、贵州(贵或黔)、广西(桂)三省区高速公路,所以 C 错误;向西南通往缅甸、向南通往老挝、向东南通往越南等国家,所以 D 错误。故选 B

2

读图可知,昆明至成都不经过洱海,所以 A 错误;昆明至大理不经过热带地区,不经过热带雨林,所以 B 错误;大理至丽江向西北至西藏,没有抵达边境,所以 C 错误;大理至缅甸,跨越怒江,天堑变通途,所以 D 正确。故选 D

3

云南省地势崎岖,河流众多,建设难度大,耗费资金大,其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路桥技术创新发展、国家经济实力提升、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与当地环境日益改善无关。因此, ②③④ 正确,故选 D

【点睛】

读图得出图中高速公路的分布特点:以昆明为最大枢纽向外辐射,东南部稠密,西北部稀疏;再根据云南周边的临省和邻国进行解题。

5.

农业科技的进步给青藏地区的人民带来幸福生活。阿里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曾经这里的新鲜果蔬几乎全靠外地长途转运;如今通过建设智能果蔬大棚,人们吃上了本地产的新鲜果蔬。下图为青藏地区农业分布简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青藏地区(

A 粮食多在河谷种植,因纬度较高、气温低

B 畜牧业分布广泛,畜种适应高寒缺氧环境

C 果蔬大棚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因水源清洁

D 药材分布在高纬度高海拔地区,种类多样

2 阿里地区的人们能吃上本地产的新鲜果蔬,是由于(

A 自然环境改善 B 当地饮食习惯变化

C 出口需求增加 D 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3 青藏地区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需要(

A 利用太阳能,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

B 开辟新水源,兴建优质多汁牧草场

C 开垦高原湿地,扩大果蔬种植面积

D 重视生态保护,建立药材种植基地

难度:
知识点:自然特征与农业
使用次数:201
复制
收藏
详情
加入组卷
【答案】

1 B

2 D

3 D

【分析】

1

读图可知,青藏地区粮食多在河谷种植,因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热量较充足,所以 A 错误;畜牧业分布广泛,畜种多体矮身健、毛长皮厚,适应高寒缺氧环境,所以 B 正确;果蔬大棚主要在河流的源头,因为地势高,光照充足,有灌溉水源,所以 C 错误;药材主要分布在低纬度高海拔地区,气候和植被呈垂直变化,药材种类多样,所以 D 错误。故选 B

2

阿里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自然环境恶劣,如今通过建设智能果蔬大棚,改变了棚内的热量条件,人们吃上了本地产的新鲜果蔬,得益于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故选 D

3

青藏地区地势高,气候寒冷,利用太阳能种植粮食作物,成本太高,所以 A 错误;青藏地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水源较充足,不需要开辟新水源,所以 B 错误;过度开垦湿地,会破坏生态环境,所以 C 错误;青藏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应重视生态保护,建立药材种植基地,所以 D 正确。故选 D

【点睛】

青藏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水热条件较好的河谷地区。知道科技兴农的重要性,大力发展农业科学技术,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本卷还有8题,登录并加入会员即可免费使用哦~

立即下载
全选试题
编辑试卷
收藏试卷
试题总数:
13
总体难度:
很难
难度统计
难度系数
数量
占比
偏难
6
46.15%
中等
1
7.69%
很难
5
38.46%
容易
1
7.69%
题型统计
大题类型
数量
占比
选择题
9
69.23%
解答题
4
30.76%
知识点统计
知识点
数量
占比
多变的天气
2
15.38%
人口
1
7.69%
地形和地势
1
7.69%
疆域
1
7.69%
自然特征与农业
2
15.38%
日本
1
7.69%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
1
7.69%
地球和地球仪
1
7.69%
地图的阅读
1
7.69%
大洲和大洋
1
7.69%
其他
1
7.69%
版权提示

该作品由: 用户邵俊义分享上传

可圈可点是一个信息分享及获取的平台。不确保部分用户上传资料的来源及知识产权归属。如您发现相关资料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可圈可点 ,我们核实后将及时进行处理。
终身vip限时299
全站组卷·刷题终身免费使用
立即抢购


0
使用
说明
群联盟
收藏
领福利